云浮市创森工作简报(2023)第29期
【工作动态】
一、市级创森动态
市创森办召开工作会议。12月4日,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创森办副主任陈金源主持召开创森办工作会议。要求对当前已收集到的创森材料中的城区相关指标、村庄绿化指标等关键数据进行比对核实;研究部署我市生态标识系统建设,强调加快市属林场自然保护地生态标识建设,并以点带面,推动各县(市、区)加快生态标识系统建设步伐;研究加强我市创森宣传工作,鼓励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创森宣传,如:创森进校园、创森进企业、创森进乡村等,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宣传、户外宣传等手段,提高公众创森知晓率和满意度,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二、县级创森动态
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郁南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2021-2030)》;罗定市林业局已向罗定市政府、市财政局提交了《关于编制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工作经费的请示》,目前正在等待批复。
【工作聚焦】
李庆新到郁南县宋桂镇调研“百千万工程”推进情况和林业产业情况。12月4日至5日,市长李庆新到郁南县宋桂镇调研“百千万工程”推进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纵深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李庆新一行来到宋桂镇宋桂村、车岗村、凤塘村、马安村、茆岭村、茆坡村、宁波村,看望慰问村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沿着宋桂河察看村容村貌、冬修水利、黑臭水体治理、撂荒地整治等情况,并走访竹笋产业示范基地以及茧丝绸加工、智能门锁、地毯制品等企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
调研期间,李庆新与宋桂镇班子成员、村委干部座谈交流,强调要通过“解剖麻雀”,逐村谋划,逐村过关,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扎实成效。一要全面紧起来,始终把“百千万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认真思考肩负的沉甸甸责任,科学分析独特优势和短板不足,统筹整合资源力量,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二要全面动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用好村规民约,组织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鼓励引导乡贤回馈桑梓,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三要全面干起来,进一步理清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全力做好“蚕”“竹”等特色文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做好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实事,切实增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四要全面实起来,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落实“一村一策一方案、一村一图一规划、一村一企一产业、一村一品一特色、一村一园一景致”,尤其要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注重性价比、可观性,科学规划、选好树种,促进乡村添绿添彩。五要全面强起来,加强镇村干部培训,切实提升专业能力,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市领导王巍参加调研。
市林业局两个作品在第五届云浮市法治文化节系列活动中获奖。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根据国家、省、市2021-2025普法规划的部署,云浮市普法办、云浮市司法局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云浮市第五届法治文化节,以市级统筹、市县联办的方式,重点开展6项活动。近日,云浮市普法办、云浮市司法局对云浮市第五届法治文化节系列活动进行了通报,云浮市林业局选送的2个作品获得奖项,其中《引以为戒,防火安全记心间》荣获“法治新时代”法治动漫微视频优秀奖,《普法护林人 法治护青山》荣获“与法同行”机关干部法治演讲比赛铜奖。
据悉,在2023年云浮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中,云浮市林业局以最高分96.85分的成绩获得“优秀”等次。
下一步,云浮市林业局将继续围绕主责主业,深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林业普法融入林业工作实践全过程,积极创作更多优秀的法治文化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形成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团市委举办“青春云浮·益起来”2023年云浮市公益志愿文化月启动仪式。12月8日,“青春云浮·益起来”2023年云浮市公益志愿文化月暨青年助力实施企业河湖长制文明实践行动启动仪式在云城东街城墙广场举行。
活动由团市委、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云浮市副市长王巍,团市委、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云城区有关协办单位、各县(市、区)团委、市直学校团组织有关负责同志,市直有关单位志愿服务队,爱心企业、绿美云浮青年志愿服务队代表,市直及云城区有关社会志愿服务队等共200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云浮技师学院青年志愿者合唱志愿广东主题歌《让爱发光》,林长志愿者、河长志愿者、云浮好人志愿者等3名代表宣读“青春云浮·益起来”倡议书,动员号召广大市民争当爱河护河的倡导者、争当爱绿护绿的践行者、争当文明云浮的引领者,以实际行动为青春云浮新时代文明实践贡献力量。
活动向首批爱河护绿爱心企业颁发牌匾,并启动青年助力实施企业河湖长制文明实践行动。该行动将通过“建队立制、培训赋能、全民参与、纵深推进”四大举措,团委联合水务部门组建培训护河志愿服务队伍,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带动社会各领域群众共同参与,进一步健全创新管理激励机制,引导广大企业团员青年、志愿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维护河湖健康、共建绿美云浮。
另外,活动也向各县(市、区)及高校绿美云浮青年志愿服务队授旗,志愿服务队将常态化开展护河巡河主题宣传活动,助推企业河湖长制实施;活动还颁发了省、市少先队校外绿美实践教育营地(基地)牌匾,引导全市少先队员争做“绿美小卫士”,为建设绿美广东贡献青少年力量。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青春云浮·益起来”主题公益活动展,以及全市35个志愿服务组织的展位,集中展示了云浮围绕绿美建设、关爱弱势群体、环境保护、应急救援、乡村振兴等领域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成果,提供了公益义卖、政策宣传、义剪义诊等各种志愿服务,当天共吸引近1000名市民群众参观体验,进一步擦亮“青春云浮·益起来”品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建共治共享。
郁南县多层次发动,吹响县镇村绿化行动号角。12月5日,郁南县林业局、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心、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团县委,桂圩镇人民政府等志愿者、群众、学生共60多人联合在桂圩镇新塘村的公路边开展“绿美广东”绿化志愿行动。
在桂圩镇新塘村,活动首先由县林业局向团县委、桂圩镇人民政府授予“绿美广东”绿化志愿服务队旗帜。随后,志愿者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80多株黄花风铃、桂花树迎风挺立在公路两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阶段,郁南县将继续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县镇村绿化规划编制,加强裸露土地复绿整治整改,不断创新亮点,大胆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为建设“云山青水翠满城”的美丽云浮添绿增色。
【工作经验】
云浮罗定市闯出“非遗+竹产业”新路径。云开大山脚下,绵延不绝的竹林环抱着泗纶镇,清风拂过,卷起一层层碧绿波涛。泗纶,素有“竹蒸笼之乡”的雅称,从传统的竹蒸笼编织,到现在的竹编工艺品,竹编技艺正顺应着时代脉搏的发展。青青翠竹,拔节而起。竹子,是泗纶人的集体记忆,是整个镇子经济文化发展的源泉。罗竹纤维长、韧性好、竹香清幽持久,用罗竹做的竹蒸笼炊蒸食物不仅可以保存食物原有的滋味,还能附上淡淡的竹香,“泗纶蒸笼”的名声也由此传出。这种由竹子制成的圆形炊具,外表看似寻常,但制作过程却非常复杂。正因其选料严格、品质优异,泗纶镇制作的竹蒸笼深受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传统支柱产业“泗纶蒸笼”不断推陈出新,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助力中小竹制品企业发展,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竹蒸笼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85%以上,产值3亿多元,带动8700多户、共1.2万人就业,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竹蒸笼编织技术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泗纶镇富民兴村的重要引擎。一个个“泗纶蒸笼”,改变了无数竹艺人的生活;一件件竹编工艺品,蕴含着新一代竹艺人的探索和思考。从非遗“竹蒸笼”到精致小巧、别具匠心的工艺品,它让竹编艺术“活”起来了。就如沈姑娘心中所铭记的那句话:竹和人一样,有向上的信仰,有万变的韧性。用眼看,用心学,用双手去创造,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专注眼下,便是前行......